礦井水成分復雜,通常含有高濃度的懸浮物、膠體、金屬離子、硬度成分及少量油脂等,其水質具有高濁度、高硬度、波動性大的特點。應用于此類水質處理的礦井水處理大通量陶瓷膜裝置,雖然以其機械強度高、化學穩定性好、通量大、壽命長等優勢脫穎而出,但其長期穩定運行和性能保持,很大地依賴于科學、精細且具有針對性的維護管理。相較于常規水處理膜裝置,其在維護方面有一系列特別的注意事項。
一、針對進水水質波動的預處理系統精細維護
礦井水水質隨采掘進度、地質條件、季節降雨等因素變化劇烈,這對礦井水處理大通量陶瓷膜裝置的穩定運行構成首要挑戰。因此,維護工作的需要前移至預處理環節。
1.預處理單元的協同維護:需要確保格柵、沉淀池、多介質過濾器等預處理設施處于好的工作狀態。定期檢查格柵的堵塞情況、沉淀池的排泥效率以及過濾器的反洗效果,防止大顆粒雜質、過量懸浮物或絮凝劑殘留物沖擊膜表面。預處理效果的穩定性是保護陶瓷膜的重要的防線。
2.藥劑投加的準確控制:礦井水處理中常投加絮凝劑、阻垢劑等。維護時需定期校準加藥泵,確保藥劑投加量準確,避免過量投加導致膜孔堵塞或藥劑在膜表面沉積。同時,需定期評估藥劑與陶瓷膜的兼容性,防止化學腐蝕(盡管陶瓷膜耐腐蝕性強,但長期在特殊pH或特定化學劑下仍可能受影響)。
二、陶瓷膜元件本身的專業化清洗維護
大通量陶瓷膜雖然抗污染能力強,但長期運行后污染依然不可避免,且其污染層結構與有機膜不同,清洗策略需有針對性。
1.清洗周期的科學判定:不能僅憑經驗,而應依據跨膜壓差(TMP)的上升趨勢和產水流量的下降趨勢來科學設定清洗周期。在礦井水處理中,建議采用“頻繁、短時”的維護性清洗結合“定期、完全”的恢復性清洗策略,防止污染物過度累積硬化。
2.清洗程序的嚴格分級:
物理清洗(維護性清洗):定期采用高流速清水或氣水混合沖洗,利用陶瓷膜的高機械強度,有效沖刷掉膜表面的松散濾餅層。這是維持礦井水處理大通量陶瓷膜裝置特性的關鍵日常維護手段。
化學清洗(恢復性清洗):需要根據污染物的性質選擇清洗劑。對于礦井水中常見的無機鹽結垢(如鈣、鎂、硅垢),應采用低濃度的酸性清洗劑(如檸檬酸、硝酸);對于有機污染物、膠體和微生物黏液,則采用低濃度的堿性清洗劑(如氫氧化鈉),并可添加適量的氧化劑(如次氯酸鈉,需注意濃度控制以防氧化損傷密封材料)。清洗溫度、pH值和循環浸泡時間需嚴格遵循膜制造商提供的技術參數。
3.清洗操作的安全性:化學清洗時,需要確保清洗系統密閉,操作人員佩戴好防護用具,避免化學傷害。清洗廢液需中和處理后達標排放,符合環保要求。
三、系統硬件與運行環境的全方面維護
1.高壓泵與循環泵的維護:礦井水處理大通量陶瓷膜裝置通常需要較高的運行壓力和大流量循環,對泵的依賴性高。需定期檢查泵的振動、噪音、密封性及流量壓力參數,確保其提供穩定可靠的動力,防止因流量波動引起的膜污染加劇。
2.閥門、儀表及密封件的檢查:定期校準壓力表、流量計等在線監測儀表,確保數據準確,為維護決策提供可靠依據。同時,檢查各管路閥門是否內漏,膜殼與膜元件之間的密封件是否老化失效。密封件失效會導致短路,嚴重影響產水水質和回收率。
3.停機保護措施:若裝置需長期停機,需要執行嚴格的保護程序。首先進行完全的化學清洗,然后排空系統內存水,或用保護液(如1%亞硫酸氫鈉溶液)充滿封裝,以防止微生物滋生和設備腐蝕。環境溫度低于冰點時,需采取防凍措施。
礦井水處理大通量陶瓷膜裝置的維護,是一項貫穿始終的系統性工程。其特別之處在于需要深刻理解礦井水質的特殊性與復雜性,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一套以“預防為主、清洗為輔、全方面監控、精細操作”為核心的維護體系。從預處理環節的協同優化,到膜元件本身分級、定向的化學物理清洗,再到整個系統硬件與運行環境的周全保障,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專業的知識、嚴謹的態度和細致的執行。唯有如此,才能充分發揮礦井水處理大通量陶瓷膜裝置的技術優勢,確保其在苛刻的礦井水處理環境中實現長周期、有效、穩定的運行,之后達成優良的水質凈化效果與經濟效益。